返回
/ 新闻资讯 /
管涛:四个维度解码制造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 丰年资本2018年投资人大会

时间:2018-09-06 作者:管涛

在近日召开的丰年资本2018年投资人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博士,为投资人发表了主题为《中美贸易争端与中国经济》的演讲。管涛先生是第三届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国际收支司副司长、司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管涛先生的主要观点有:


5abe03c990027.png 到目前为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心理冲击大于实际冲击,实质影响有限。


5abe03c990027.png 中美贸易摩擦增加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有向下压力。


5abe03c990027.png 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日本最终通过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方式规避了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壁垒。中国如果要减少贸易顺差,需要改善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


5abe03c990027.png 中国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主要把握国内市场广阔、产业门类齐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自主创新四个方面。我们要把外部压力变成内部改革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以下是管涛先生演讲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5b83b3fa66508.png


中美贸易摩擦增加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感谢丰年资本,谢谢主持人。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和判断,以前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7月份是“稳中有变”,其中一个变是外部环境和中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都以为经贸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稳定器,没想到今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也引发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坦率地讲,到目前为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心理冲击大于实际冲击。贸易摩擦的实质影响是有限的。


5ba1f4ff93acc.jpg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管涛博士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8%,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从支出法来看,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拉动环比下降,二是外需拉动环比下降。三架马车中两架马车动力不足,但其实都和中美贸易摩擦没有关系。今年前7个月,中国整体贸易顺差减少了25%,但按中国的统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了13%。而且,对美贸易顺差在中国整体贸易顺差中的比重达到了97.3%。目前来看,贸易战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这也引发了大家对下半年的关注。如果下半年中美贸易战进入实质性阶段,有可能会反映在数据上,造成实质冲击。


因为我长期进行外汇的分析研究,在这里给大家简单讲讲外汇的形势。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人民币都是单边升值,从8.7元升到6.04元。2015年以后,人民币经历了一段贬值,在2017年人民币又升值了,今年人民币汇率处于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趋势。4月中旬以前人民币升值4%,4月中旬以后,由于美元反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将近9%。8月份以来,央行对汇率采取了宏观审慎的调控措施,防止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


最近这波人民币下跌趋势受到了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和中美贸易摩擦有关,那就是美元的反弹。第二个原因是土耳其、阿根廷的货币崩盘。这些金融市场的问题造成了全球避险情绪上升,给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第三,二季度美国经济年化环比增长4.1%,同比是2.85%,是过去五年里美国增长速度的最高点,而中国上半年增长是6.8%,比去年同期下降0.1%,所以中国正处于下行趋势。这种情况下,预计美联储会进行三到四次加息,而中国还在调整货币政策,这种货币政策的分化也带来了人民币调整压力。第四,最近中国股市比较低迷,其中也隐含着风险,对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导致了市场情绪的变化,造成汇率波动。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的人民币下跌由多种因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确实增加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有向下压力。


5b83b3fa66508.png


贸易摩擦的理论解释



中美为什么会爆发贸易摩擦?理论上是有解释的。首先是“比较优势”。一般来说,获得好处的人会保持沉默,在贸易中有损失的人会出来说话。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属于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他为了赢得美国“铁锈一代”选民的支持,对选民做了承诺,要让美国占据公平有利的贸易地位,获得对等的贸易保护,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技术追赶理论。一开始新兴市场是缺乏竞争力的,但在和发达国家的贸易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新兴市场边干边学,通过投资及贸易往来学会了一些新技术。最终,先进国家开始在贸易投资上对后进国家制造壁垒,采取防范措施。第三是基数效应。贸易开放利大于弊,后进国家从开放中得到的好处,比先进国家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触发先进国家对后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冲突时频繁使用的词也是“公平贸易”。这并不是个新说法,只要美国想打压某个技术追赶国家,最终都会以“公平贸易”的名义进行遏制。美国去年年底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里明确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守成国家形成挑战以后,守成国家必然会采取的防范措施。



其实,在目前中国加速追赶欧美大国的时期,无论美国总统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不论执政党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中美之间的摩擦都难以避免。长期以来中国对中美摩擦的心理准备以及应对措施的准备都有所不足。通常来说,当某国的经济体量达到美国经济体量60%的时候,美国就会把该国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日本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从60年代末开始,美国和日本贸易摩擦不断,刚开始美国打压日本的产品,从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再到半导体,然后是全行业的政策打压。日本有两个软肋,第一国内市场狭小,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很大;第二政治、军事上高度依赖美国,也比较珍惜和美国的军事同盟。当时美国提出了很多开放条件,日本采取了步步退让的办法。一直到80年代中期,日本都是美国的主要打击对象,日美贸易摩擦前后历时三十多年。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大跌,资产泡沫破灭。由于处理不及时,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美国不再把日本作为打击目标。在2010年中国经济体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在2017年中国GDP是日本的2.5倍。按照市场规律测算,未来10-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会超过美国。当然,即使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在其他指标比如人均GDP、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水平等等方面,中国都比美国要低。但是,如果国家的经济体量超过了美国的60%,就有很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习惯使用货币购买力平价这一指标,如果按照这个指标进行测算,2014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人均GDP达到1.6万美元,这逐渐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心理。


前几天,特朗普在西弗吉尼亚州的内部演讲上说,我上任之前中国赶超美国的势头非常猛,自从我上任以后,可以看到中国开始出问题了,经济下滑,股市下跌,人民币贬值。特朗普认为这符合他的战略目标,遏制住了中国的赶超势头。所以,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以为答应了美国要求就可以避免冲突。


5b83b3fa66508.png


美国在中国的巨大商业利益


现在美国在贸易上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贸易顺差。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太大,按美国的统计,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3750亿,按中国的统计中美顺差2700多亿。


第二是中国强制美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中国的产业政策和政府补贴带来了市场扭曲,美国担心一旦中国补贴成功,会造成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缺乏竞争力。另外,在产业政策扶持以后,中国仍然存在失败的企业,这些僵尸企业没有好的退出渠道,造成了相关市场的产能过剩,全球其他国家受到拖累。



第三是市场壁垒。有一些确实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但有些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特朗普认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造成美国制造业流失,中国在掠夺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但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08年危机以后,中国的第一产业即农业部门减少了将近1亿的就业,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为主的部门增加了1600万就业,第三产业增加了1.07亿就业。这说明,过去十年里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于服务业,第三产业吸收了第一产业的就业转移。而过去十年里,美国的非农部门就业是932万,其中制造业减少就业119万,服务业增加就业1097万,尽管制造业部门减少了就业,但整体是增加的,而且增加主要来自于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中国相对来说缺乏竞争力,不存在中国掠夺美国服务业就业机会的情况。另外,中国和美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三个产业的就业比例是27:28:45,服务业加上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才多于70%,而美国的服务业创造了80%的就业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到了后工业化时期,中国还在工业化时期,这种情况下要和美国进行公平对等的贸易可能是强人所难。


我们再来看,美国说中国强制技术转让,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很多创新是从美国“剽窃”来的技术,真是这样吗?从美国的统计来看,美国每年知识产权涉外收入里,从2001年到现在,中国的占比从1.2%上升到现在的6.4%,同期内,美国对中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比例从0.2%上升到1.2%,这说明美国也从中国拿走了很多技术,否则他们不会付费。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来看,中国每年的创新和专利申报数量已经名列前茅。当然中国有个很大的问题,基础技术专利比较少,研究成果转换效率比较低。


中美打贸易战,美国有一个借口,因为中国对美国顺差所以美国吃亏了。美国真吃亏了吗?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德意志银行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美国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如果从销售额口径统计,包括中美商品和服务进出口、在当地市场商品和服务销售,以及在当地市场生产向第三方市场的商品和服务销售,这种统计得到的数据和海关统计法的数据不一样。比如在美国生产的通用汽车出口到中国,统计在中国进口里的金额有限,但通用公司在中国设厂以后,在中国进行汽车生产和销售,再加上向第三国出口的数据,这样的统计结果和大家看到的完全不同。按照海关进出口口径,2015年美国对中国有将近3000亿美元逆差。但如果按照总销售额的口径,美国对华逆差只有300亿美元。在销售额口径下,2016年美国对华反而顺差70亿,2017年顺差200亿,如果中美不发生贸易冲突,到2020年,美国对华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所以,一旦发生贸易摩擦,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会越来越多。对于特朗普第二波加征160亿关税的方案,召开听证会的时候只有6个代表同意,76个代表反对。当然,最终这个方案在8月23日正式落地。这也说明,如果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对美国影响肯定很大。


7月10日美国公布了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研究机构做了梳理,发现清单涉及6031个税目,其中,有2000多个税目的进口对中国的依存度达到了50%以上。有报道说,这份清单里,有的企业明确表示,如果不从中国进口就找不到替代的供应商。还有一个现象,7月2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口头表决通过了一个没有约束力的《综合关税法》,同意降低1660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一半的商品来自于中国。


对这个2000亿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美国也召开了听证会,第一天61个人发言,只有3个人赞成,剩下的都反对。反对的原因是中国有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强大的产业链,在生产能力方面没有替代者,不可能把工厂从中国搬回来。现在有一种说法,中国很多对美出口的商品可替代性很强,不从中国进口就从其他地方进口,不在中国生产就到其他国家生产,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践中还是有很大困难。很多企业反映,和中国的供应商建立贸易关系用了十多年时间,如果找个替代的供应商至少要再花2-3年。还有一个反对理由是,如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会以价格形式向消费者转化,导致低端和中端美国消费者深受其害,甚至连军方消费者也不能幸免。在一些特定的税目下,中国是唯一的供应商和原料生产商。最关键的是,这份清单中,有很多产品美国人不愿意生产,又苦又累,利润太薄,想搬回美国都不太可能。


美国人一直说“中国是贸易顺差国,中国对美国的市场依赖大,所以打贸易战,美国容易赢,中国要吃大亏”,实际是这样的吗?8月23日美联储公开发布的会议纪要明确提出“美国货币当局也在密切关注,贸易领域的冲突如果持续下去,对美国的经济走势、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都会带来影响”。


美国贸然发起贸易冲突,不但引起了中美双方政府的介入,国际组织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明确指出,如果贸易战扩大化,全球经济增长将下跌0.5个百分点。大家知道,现在美国股市很好,特朗普认为美股上涨、中国A股下跌是其当政以来贸易战的成绩。但外资银行做过测算,500亿的贸易战对美国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会有3%-4%的拖累,如果加到2000亿,这个拖累会达到10%-15%。如果上市公司盈利下降的话,意味着它的估值偏高,很有可能触发美国股市的调整。


5b83b3fa66508.png



日美贸易摩擦给中国的启示


贸易冲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可以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史中得到借鉴。


当年日美贸易摩擦的后果是,日本通过对外投资、产业转移的方式来规避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壁垒,对外投资一部分直接投在美国,在美国生产、销售,不统计在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里,这既减少了美方的压力,还为美国创造了就业和税收。还有一个方式,日本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雁形分工理论”,日本是雁头,亚洲四小龙是雁身,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是雁尾,通过这种垂直分工模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亚洲新兴市场进行直接投资。这样,日本把对美国的出口变成了对中国的出口,在中国生产组装以后再对美国出口,实现了对外产业转移和贸易差额的转移。现在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贸易逆差里占比非常小,慢慢演变成了中国对美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在2010年以后,日本自身的贸易顺差也开始减少,甚至逐渐变成逆差。日美的贸易摩擦主要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两国摩擦已经缓解,所以日美贸易顺差的减少并不是由贸易摩擦导致,而是因为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储蓄下降。


按照特朗普交易的“艺术”,跟对手谈判时他一向漫天要价,然后宣传造势,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退而求其次,把要价降低一些,你松一口气接受了这个要价,实际上他占了便宜。特朗普对中国也是这样,在中国提出反制措施之后,特朗普说要加1000亿,然后说再加2000亿,后来有一次在飞机上说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5000亿商品都加征关税。这是比较坏的情况,按照底线思维,坏的情况中国能不能承受呢?


可以看个例子,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钢铁贸易由于产能过剩也成为了美国的打击对象,美国以反倾销、反补贴即“双反”的名义,对中国的钢铁出口施以惩罚性的关税。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成品钢出口在美国市场占比从2008年的18.7%下降到2017年的2.8%。今年年初,特朗普开始对全球的钢铝征税,但因为中国钢铝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已经很小了,这次没有打击到中国,打击的是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因为双反措施,中国被赶出了美国市场,这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就是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中国的钢铁出口仍然是全球第一。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量比2009年增加了3.5倍,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23.8%,比2009年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其实,理论上,决定一个国家是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关键不在外部,而是国内的情况。中国钢铁出口市场上升的原因是,中国钢铁产能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大。同理,如果中国要减少贸易顺差,不在于是否开打贸易战,而在于中国能不能改善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如果我们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减少储蓄投资缺口,贸易顺差才能下降。比如,大家都知道华为一直是美国防备和打击的对象,所以在美国市场,华为并没有什么份额,但这并没有阻止华为逐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华为也已经肯定美国市场不再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不断升级的态势,在情绪上对国内投资者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甚至成为国内汇市和股市下跌的一个原因。但是,境外投资人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伴随着贸易摩擦和中国股市下跌,外资反而加速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从债市来看,前7个月境外机构增持中国的国债37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9倍。在6-7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时候,境外机构仍然增持中国的国债。股票市场也一样,8月A股又创了近年来新低,这样的情况下外资都在进入,陆股通累计净买入224亿元。这体现了外资和内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其实不太一样。我比较认同赵丰赵总的理念,要从长周期和长期趋势来做投资决策,而不是看短期波动。短期波动和下跌的时候,反而能够出现更多机会,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买到优质的资产。所以,在金融市场,中美贸易冲突没有影响外资进入中国的热情。今年前7个月,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同比增长8.8%,其中高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1%,外资没有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干扰。



我们再换个角度看贸易战。有个外贸依存度指标,即进出口与GDP的比值。中国GDP和美国GDP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刚才提到了,中国一二产业占比高,美国第三产业占比高,达到了80%,而中国第三产业只有50%左右。商品贸易对应的是一二产业,如果去掉第三产业,用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和一二产业增加值来测算外贸依存度,发现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度只有10%,美国是16%。也就是说从贸易摩擦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来看,美国受到的冲击比中国大,因为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比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大。昨天刚公布了一个数据,美国7月份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下降1.7%,远高于市场预期的下降1%,因为耐用品订单是和一二产业直接相关的,这也意味着这些行业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更大。


5b83b3fa66508.png


制造业应从四方面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应对?我认为,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当然不限于这四个方面。


1、国内市场广阔。中国有庞大的消费人口,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有的国家有技术但是市场太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能降低研发成本,而中国能做到。


2、产业门类齐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了500多个工业部门的国家,其中200多个产业的产能全球第一,而美国有些产业空心化,不能再生产了。当然,因为我们产能比较强,所以对国际市场有依赖,但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和吸引外资的手段。有些外商可能会转移生产基地到其他国家,但别国的产业配套能力要远弱于中国,这也是中国的竞争优势。


3、国际产能合作。中美贸易冲突不但影响美国从中国的进口,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这可以从前7月的进出口数据中看出来。当然这里国际产能合作不仅仅是引进外资,还有对外投资。根据最新的对外投资政策,除了国家明确的敏感行业,比如买房地产、酒店、俱乐部等,其他都是支持鼓励的。但是,现在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对中国也采取了戒备态度,而且不仅在贸易领域,在投资领域对华保护措施也在抬头。8月初美国通过了一个法案,加强外国投资者审查,这可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形成了一定挑战。中国企业在跨境并购时一定要研究清楚当地法律,进行尽职调查,不要因为人民币贬值一下子就都投出去了,在境外赔钱比在国内由于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损失可能还要大。


4、鼓励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取决于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这种核心技术不可能靠别人施舍和出售,很多要靠自己创新。当然,也取决于中国能不能改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环境,鼓励创新。


最后我讲几点总结:


第一,迄今为止,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心理冲击大于实质冲击。


第二,中美贸易争端未来有三种前景:1、双方都不感觉到痛,冲突会不断升级;2、如果一方感觉不那么痛,另外一方感觉很痛,有可能这一方做出妥协。我认为,即便中国感觉到痛,中国不会主动做出妥协。如果美方感觉到痛,在美国民主制度体系下,反对贸易战的势头会大概率抬头;3、双方都感觉到痛,那么坐下来磋商,解决分歧,这样才能形成对等谈判。


第三,中美贸易摩擦是大国崛起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应对贸易冲突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己要保持定力,要坚定改革开放,坚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定推动自主创新。对中国的企业来说,要让市场多元化。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的以量取胜走向以质取胜。对于中国来说,贸易冲突是外部冲突,对我们大国的影响有限。外因还是基于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要汲取前人的教训,把外部压力变成内部改革的动力,这才是我们的取胜之道。总之,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应对贸易冲突,中国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避免犯颠覆性的错误。


谢谢大家!

返回首页